正规配资官网
▲资料图:蜜雪冰城某海外市场的一家门店。图 / 新华社
一根吸管送错了,该用什么来补偿?
据红星 . 新闻综合报道,最近,沈阳一家蜜雪冰城店员因误送吸管,被顾客要求唱满 40 秒《蜜雪冰城甜蜜蜜》才肯罢休。随后,该顾客还将和门店的聊天记录发到了社交平台,有网友称听到了唱歌店员的哭腔。
对此,有人笑称"这维权有创意",也有人皱眉表示"这哪是维权,这是情感霸凌"。还有人拉架:"懂梗的人笑,不懂梗的人哭。"
事儿不大,争议却不小。表面看是顾客和店员之间的"趣味互动",往里看,则是服务行业长久以来的困局折射。当消费者的权益撞上劳动者的尊严,该如何权衡?
实际上,这也不是第一起。之前有古茗员工戴"我有罪"纸板谢罪,有零食店员工被要求下跪道歉,还有遍地开花的"科目三"跳舞服务……仿佛服务业的道歉方式,正变成一场才艺大比拼。
仔细想想,送错吸管,背后可能是门店流程混乱、培训不到位,或是人手不足压力大等。但面对顾客的"高调"维权,最后站在前台"接招"的总是那个最低声的员工。
顾客说"唱个歌就算了",看似轻松幽默,实则是把门店服务的系统性问题,转嫁成了对个人的情感施压。店员笑了,可能只是不敢拒绝;网友笑了,可能是没看见店员那笑里的尴尬和委屈。
这背后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。像蜜雪冰城这类茶饮品牌,加盟店居多,员工也很多是学生兼职。他们缺乏话语权,也缺乏培训和支持,面对顾客"不唱歌就投诉"的要挟,往往只能妥协。
于是,本应属于品牌的责任,悄悄落到了打工人的肩上。
有人说"顾客也要将心比心"。没错。但光靠道德呼吁,远远不够。关键在于品牌能不能搭建一套更合理的机制,让消费者不用闹就有路可走,让员工不必哭就敢于拒绝。
比如,明确告诉顾客:唱歌不是义务,店员有权说"不";推出快速补偿机制:送错了?马上重做一杯,或爽快退款。
门店也可以用技术减少出错,如 AI 核对订单、智能分拣吸管,从根源降失误;设置"投诉缓冲层",店长或区域经理来处理争议,别让一线员工单扛情绪。
每一个劳动者的尊严都值得尊重,维权也不该是"谁大声谁赢",而应走向理性与公平。
下次再遇到送错吸管、做错饮料,如果店里有完善的纠错机制,维护的不仅是顾客的权益,还有平等、尊重这些更宝贵的东西。真正甜的也不该只是奶茶,更有整个社会对待劳动者的姿态。
撰稿 / 丁慎毅(媒体人)正规配资官网
利好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